創新不止 | 第27屆國際分析超速離心技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隆重召開

2025年8月24日至30日,由清華大學北京生物結構前沿研究中心、清華大學蛋白質研究技術中心聯合主辦的第27屆國際分析超速離心技術研討會(AUC 2025),在清華大學隆重舉行。本屆大會是該系列會議在中國舉辦,具有里程碑意義。
清華大學生物樣品制備與鑒定平臺主管李文奇擔任會議組委會主席。來自全球近130位專家學者圍繞分析超速離心(Analytical Ultracentrifugation,簡稱AUC)在生命科學、生物醫藥和材料科學中的應用展開深入交流。會議開幕式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王新泉教授主持。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中國作為AUC 2025的贊助商共同參與。

開幕式會場
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宏偉教授在致辭中表示,2017年清華大學承辦中國首屆分析超速離心技術研討會。八年來,經過持續不斷的探索與努力,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在這一領域實現了長足進步。國際AUC會議在中國舉行,不僅彰顯了國際學術界對中國科研的高度認可,也集中展現了我國在相關領域的實力與擔當。未來,清華大學將繼續立足國家戰略需求,推動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的發展與創新,為人類健康作出新的貢獻。

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中國區總經理周偉作開幕致辭:“作為1947年的分析型超速離心機Model E的制造者,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75年以來始終不遺余力地推動該技術發展。如今,AUC已交匯于生物學、物理學與材料科學的前沿。無論是基因治療載體的表征、蛋白質相互作用的解析,還是下一代生物制品安全性與有效性的保障,以第一性原理進行絕對表征的需求,從未如此迫切。很榮幸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中國成為AUC 2025的贊助商,您們的問題就是我們下一輪產品的需求,您的痛點就是我們下一次工程沖刺的目標。我們堅信,此次高峰研討會將孕育持續推動分析型超速離心技術的創新。"
會議由20多場專題課程工作坊、30余個主題報告和8個口頭報告組成。
專題課程工作坊涵蓋從基本原理到前沿應用的系統培訓。學員們在國內外專家指導下,掌握了Sedfit、Sedphat和GUSSI等軟件的實操技能,并探討了UltraScan在GMP環境下的應用。值得一提的是,李文奇團隊在會上推出了自研的AUCAgent,該軟件系中國AUC分析軟件,具備自動化數據分析功能,可大幅提升科研效率。








工作坊、AUCAgent
8月28日至29日的研討會作為本屆大會的核心環節,集中展示并探討了AUC在方法學突破及其在生物制藥、疫苗開發、基因治療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最新創新成果。
研討會上,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《分析超速離心技術原理與應用》正式發布。這是第一本由中國學者原創撰寫的分析超速離心技術專著,系統總結了該領域的理論原理與應用實踐,對推動我國相關研究與教學具有重要意義。


新書發布
Borries Demeler、Lake Paul、李少偉和Susumu Uchiyama等專家作生物醫藥方向報告,分享了UltraScan軟件的新方法、VATC分析、AUC在疫苗研發及定量rAAV空殼率的關鍵作用。Trushar Patel和周瑞等專家作復雜體系研究方向報告,介紹了DDX1蛋白與NEAT1 RNA形成復合體的最新發現,以及AUC技術在阿爾茨海默癥研究中的貢獻。在方法學創新領域,多位學者帶來了最新進展:葉曉東和Johannes Walter介紹了蛋白質—聚電解質機制解析、PS@PDA等顆粒特性解析及制備優化等成果;王鵬團隊展示了基于共聚焦結構的分析超速離心用熒光檢測器設計,并通過算法優化提升了檢測靈敏度。








大會報告
作為國際分析超速離心領域的重要盛會,本次會議集中展示了前沿成果,搭建了深度交流與產學研合作的平臺,凸顯了AUC在生命科學領域中的戰略價值,也為中國科研力量走向世界、造福人類健康注入了新的動力。同時,清華大學借此契機展現了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的影響力與擔當。

Workshop大合影

symposium大合影
*轉載自北京生物結構前沿研究中心公眾號
* 版權聲明:未經授權,不得對原有的文字圖片等內容進行變動、重新編排或者增加新的內容,貝克曼庫爾特生命科學保留在不告知前提下隨時更新版本的權利。